郭进友
1965年,我的父亲入伍,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。退伍后,他回到家乡做了村干部,把我和姐姐培养成人民教师。
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终生。说到父亲,大姐总是说:“我非常庆幸爸爸当过兵,如果没有见过外面的天空,我想爸爸也不会极力让我们姐弟俩读书,也因此改变了我们的命运,同时也让我们有机会改变更多农村孩子的命运。”
大姐出生于1974年,那时候,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落后,对于一个家庭来讲,供孩子读书的压力很大。后来,大姐考上了沧州二师,这也让家里的生活愈加拮据了。每次大姐放假回家,我们都很高兴,但大姐开学走的时候爸爸总会晚上出去,其实我知道那是大姐的学费不够,爸爸去凑钱了。
记得我初三那年,要参加体育考试,我想买一双球鞋,可父亲没有同意,为此我还和他闹了好几天别扭。考试前两天,娘给我借了一双很大的运动鞋,我心里很委屈但是不说,因为爸爸和我说:“现在家里条件差,但也要供你姐上学,知识会改变命运的,以后只要你上学,砸锅卖铁我也会供你。”听到爸爸这么说,我心里就释怀了很多。
父亲做事严谨认真,雷厉风行。从小教育我,不管是父母交代的事还是学校布置的作业,都必须立即着手完成。儿时的我贪玩任性,被教育过几次后终于改掉了做事拖拉的毛病。后来我知道了,在部队这叫“令行禁止”。父亲虽然严厉,但对我是极为关心的,我的作业他会逐字逐句进行检查,连小作文也会帮我仔细修改,就是为了让我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。后来我知道了,在部队这是基本的“工作态度”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开始理解了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格,也体会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。这些融到骨子里的特性,不管在以后的生活还是工作中,都在帮我们姐弟成长……
父亲勤劳、朴实、好学的优秀品质深深影响了我和姐姐。我们姐弟俩扎根农村,立志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。姐姐在农村中学教书并担任班主任,坚持每周家访,苦口婆心,让许多想要辍学的孩子重回课堂。
如今,我也已经为人师为人父,在工作中,我兢兢业业、教书育人,不忘父亲的教诲,在教育的路上甘愿当孩子的领路人。在生活中,我以身作则,注重对两个女儿的教育,培养孩子节俭、谦逊、自强的良好品质。
前些日子,村里给我家大门上挂上了一个光荣牌匾,上面写着:军人之家,光荣退役。父亲很是激动,看着他仰望牌匾的模样,我觉得父亲的背影一下子高大起来。
(作者工作单位:任丘市西环路长洋淀完小)